如何躲過塑毒風暴?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黃閔照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丁瑋信
企劃編輯╱張玉櫻
攝影╱顏甄儀
 

塑化劑風波不斷!雖然目前對人體的研究結果不是很完備,但是研究顯示,胎兒與兒童是最容易受害的族群!所以很多孕媽咪和家長們特別擔心孩子會因為塑化劑食品造成傷害,到底現階段該怎麼做才能確保安全?哪些食物應該避免?孩子出現那些異常必須就醫?

孕婦、嬰幼兒特別注意!

生殖器傷害,在胎兒時期造成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黃閔照醫師表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簡稱DEHP)中含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成份,會通過胎盤危害胎兒,這是已被證實會發生的,因為從臍帶血、羊水中都能檢測到塑化劑成份。而臨床觀察發現,有高濃度塑化劑的孕婦,出生的寶寶發生尿道下裂、隱睪症等比例會比較高,至於是否會導致畸胎,目前並無證據和相關案例。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丁瑋信醫師指出,塑化劑對生殖器外觀造成的影響,理論上只會在胎兒時期經由母體造成,可能出現生殖器短小、肛門距生殖器距離較短等情形。出生後的寶寶,不大可能因為吃進塑化劑而使陰莖變短,或原本正常卻出現隱睪症,這點家長不須太過恐慌。

注意女孩性早熟、男孩性晚熟問題
塑化劑對兒童的影響,包括女孩子性早熟、男孩子性晚熟這兩個重點。

男孩應該檢查的項目
小兒科醫學會對疑似暴露含塑化劑兒童的健康篩檢提出建議,除了一般性檢查之外,也會檢查男童是否有尿道下裂、隱睪症、男性女乳化等。同時針對性發育方面,進行幾個檢查項目:

  • 新生兒:若陰莖長度≤2公分,可能異常。

  • 1個月〜13歲:評估生殖器官外觀是否有異常。

  • 14歲以上:應該出現第二性徵,包括睪丸變大(最長徑應≥2.5公分)、陰莖變長、出現陰毛等。

  • 陰莖長度測量。

女孩應該檢查的項目
女童部分則要檢查是否有異常性徵候,若8歲以前出現明顯第二性徵則可能異常,包括乳房發育或出現陰毛,或10歲以前出現月經。如果有明顯異常,則要轉介至兒童內分泌科或婦產科做進一步檢查。(註: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為關心女孩的性發育,特別成立「青少女健康照護小組」,家中女兒有任何問題,都可由家長陪同前往各醫療院所的婦產科門診諮詢。)

塑化劑會排出體外!
小朋友即使已經吃了許多含塑化劑食品,也不必太緊張,因為這類有毒物質大約兩天的時間就會排出體外,除非已出現症狀,否則不需就醫。

孕媽咪要特別做檢查?
黃閔照醫師表示,孕婦不必急著做超音波檢查,因為超音波不容易看出生殖器的異常;等寶寶出生後,醫師都會主動檢查寶寶的生殖器外觀。DEHP不像戴奧辛會在體內殘留幾十年,它可以很快排泄掉,只要不再接觸受污染的產品,以天然食物為主,並少吃加工製品,應該不用太過擔心。

防塑毒,孕媽咪可以這樣做!

婦產科醫學會提出幾項給孕婦的建議:

  • 不要恐慌。

  • 儘量多喝白開水與現榨果汁。

  • 暫時不要飲用與接觸任何可能含有環境荷爾蒙之產品、飲料與食物。

  • 如有疑問,可詢問妳的產檢醫師或塑化劑諮詢門診。

若已經有症狀,需要治療嗎?
萬一有症狀該怎麼辦?胎兒部分,如果從超音波看到生殖器比較小,其實只能觀察,無法做任何治療,況且生殖器較小不一定會影響將來的生殖功能,不用特別在意,除非尿道下裂或隱睪症才須做進一步處理。
兒童若因為性早熟而影響身高,可用藥物阻斷性早熟。
而成人精蟲少、不孕症也可能和塑化劑有關,這部分也是未來必須持續觀察的重點。

妊娠霜、益生菌、維他命,孕媽咪要禁止?

至於少部分妊娠霜也含塑毒,目前並無確實的報告證實會有傷害。而孕婦吃益生菌能否降低寶寶出生後過敏的機會,仍有很大的爭議,建議孕婦對有疑慮的益生菌暫停食用,一切等報告出來再做決定。而孕婦補充鐵、鈣、葉酸是有必要的,所以並不反對吃孕婦專用的維他命。

天然的飲食最好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夠,長不好,或為了減少過敏機會,所以給孩子長期補充維他命、鈣片、益生菌等健康食品,丁瑋信醫師表示,事實上國內兒童在營養的攝取上,普遍只患不均,而非不足,只有越來越嚴重的體重過重困擾,而少有營養不良的問題。
嬰幼兒仍應該以牛奶為主,小朋友則必須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多吃蔬果,並以天然新鮮食物為主,平常多運動、適度曬曬太陽讓營養吸收更好,這樣就可以健康成長!

孩子一定要吃鈣片、益生菌?
新竹曾有多位小朋友長期吃鈣片吃到腎臟結石,有些家長堅信鈣片能讓孩子長得高,其實只要飲食正常,每天喝1〜2杯牛奶,就能得到足夠的鈣。若要讓孩子額外補充鈣片,必須諮詢小兒科醫師。
至於益生菌是否能夠預防過敏?若已經有過敏疾病,無法藉由益生菌得到效果,預防部分或許有些成效,但是如果能採用已被證實可減少過敏的哺餵母乳,以及改善居家環境兩方面著手,一樣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隨時透過衛生署網站,查詢最新檢驗訊息

目前只要是有疑慮的食品、健康食品,都應該先暫停,只須吃天然食物即可。家長對購買的產品若有疑慮,可從衛生署網站查詢最新檢驗名單,只要輸入品名,就可查出該產品的檢驗結果。
黃閔照醫師表示,早在30年前就有食物容器含塑化劑的問題,所以不只食品,生活中包括保麗龍容器、塑膠地板等,都有釋出塑化劑的風險。衛生署除了應該積極遏止人為添加的違法事件之外,也要針對天然溶出部分,制定出每人每天每公斤的容忍值,讓塑化劑的影響減到最低。
 

黃閔照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現任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丁瑋信
學歷
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台灣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
現任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嬰兒與母親 417期)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