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險妊娠&早期產檢,準爸媽必知!  

採訪撰文/張玉櫻
諮詢/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 蔡明松
攝影/張鎮宇
協助拍攝/感謝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蔡明松主任協助拍攝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是由台灣許多傑出的產科醫師所組成,成立於1988年(原名為「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無論是在產前檢查、胎兒超音波異常診斷、早產防治、妊娠高血壓及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產前細胞遺傳與分子遺傳、產科相關的幹細胞領域、孕期生活等各方面,是提供孕產婦非常良好而正確的資訊來源。
然而孕產婦的問題五花八門,知識來源的正確性又參差不齊,「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本著教育的責任與嬰兒與母親雜誌合作,由現任理事長蔡明松醫師及其他優秀的周產期醫師,持續為本刊讀者提供最正確、最實用的孕產知識,協助母嬰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高危險妊娠及其風險
什麼是高危險妊娠?
就是婦女在懷孕期間發生足以影響母體或胎兒健康或危及生命安全的併發症,都可稱為「高危險妊娠」。

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問題:

  • 妊娠糖尿病
    以前最常見的高危險妊娠是妊娠高血壓,然而如今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已經超過妊娠高血壓了!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暨國泰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蔡明松表示,在他當住院醫師的時代(大約二、三十年前),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大約是5∼8%,現在則高達15∼20%,主要原因可能是孕婦飲食過量,或攝取太多澱粉類和醣分(尤其台灣的水果很甜,孕婦想說吃水果很健康,結果容易吃過多)的緣故。
    其風險包括孕婦可能羊水過多、難產、高血壓、流產、早產;寶寶則可能會是巨嬰並引起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兒黃疸症、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鎂、低血鈣等,是周產期胎兒罹病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糖尿病新式一階段篩檢
    妊娠糖尿病現在多改成75公克的一階段篩檢!因為比起以前做50公克、75公克的兩階段篩檢,篩檢出妊娠糖尿病的罹患率約8∼10%,新式一階段篩檢則有15∼20%被定義為妊娠糖尿病,採比較嚴謹的標準,是為了控制好孕期飲食,以免發展到需要以胰島素治療的地步(然而這種機會很少)!
    控制好了孕期飲食,就能控制好孕期體重的增加,可減少許多產科的併發症,不但更有益母胎健康,也更有經濟效益(因為做飲食衛教比起事後治療便宜多了)!

  • 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除了有家族遺傳性以外,也可因孕婦飲食過量或體重增加太多而造成,若出現蛋白尿就是「子癇前症」(俗稱「妊娠毒血症」),有輕度、重度之分,假如嚴重到出現全身抽筋,就是所謂的「子癇症」,母親及胎兒會有生命危險,甚至會發生致命的「羊水栓塞」危機!
    最有可能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就是妊娠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其他某些孕產婦於懷孕期間或產後不明原因的中風或心肌梗塞,其實跟妊娠高血壓也都有極大的關聯。

  • 合併有內科疾病
    若孕婦本身原本就患有內科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LE)、心臟病、腎臟病、血小板低下症、甲狀腺功能異常、骨骼肢體異常、精神問題等,也都屬於高危險妊娠,懷孕會加重疾病的嚴重性!其中如SLE孕婦因為身體有很多異常抗體,會對抗胎兒著床,因而容易引起流產、早產以及胎兒生長遲滯的現象。

  • 合併有外科疾病
    若孕婦合併有外科疾病,例如膽囊結石、膽囊炎、急性盲腸炎、急性肝炎、急性脂肪肝、外傷,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都是一大威脅,必須由外科與產科醫師共同給予妥善的照顧。

  • 有遺傳疾病
    若準媽咪或準爸爸有特殊遺傳性的家族疾病,必須及早給予完整的遺傳諮詢並提供適當的產前診斷,以避免生出罹患先天性疾病兒。

  • 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因為懷雙胞胎及多胞胎的機會高,加上多數是高齡孕婦,也因為好不容易才懷孕,所以寧願把她們當高危險妊娠來對待,給予高標準的產前檢查及照顧,希望母子平安!

  • 前胎曾發生早產、流產或其他特殊孕產狀況
    除了曾經流產、早產,其他還有前置胎盤(有大出血的危機)、多胞胎、巨嬰、胎兒生長遲滯、發現可矯正的異常,也都屬於高危險妊娠,其生產時機點及生產方式的拿捏都會不一樣!

  • 其他
    例如孕婦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期吸菸、酗酒、夜生活、高壓族群等;以及低齡孕婦(18歲以下)或高齡孕婦(40歲以上);或是懷孕期間感染或出現德國麻疹、水痘、淋病、癌症等特殊疾病。以上都應以高危險妊娠來照顧。

高危險孕婦應轉到大醫院
蔡明松理事長呼籲──「高危險妊娠」應建立轉診制度!因為這些胎兒必須做健康評估,包括測量胎動、羊水量、看胎兒監視器的變化、評估臍帶血流等,形成分數指標以提供嚴重程度之判斷,這些檢查因設備及人力的關係,在大醫院比較能做到;其他還有特殊抽血檢查如肝指數、凝血功能等,皆可一併做判斷。
有時必須要有多科團隊共同照顧,如罹患妊娠糖尿病,應有糖尿病的專家醫師及營養師來共同控制孕婦的血糖,以提升照護品質。
提醒孕婦,若屬於高危險妊娠時,越早轉介至有周產期專科醫師的高危險妊娠照護醫院越好!

臨床案例A
蔡明松理事長表示,多年前國泰綜合醫院曾經跟XX醫院有合作的關係,蔡明松主任有一次去XX醫院看門診,發現婦產科有一位住院病人,是最嚴重的「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全部蓋住子宮頸口),其住院的原因是懷孕32週出血,蔡明松主任質疑怎麼會讓孕婦在XX醫院住院呢?若臨時發生大出血,需要緊急剖腹產,去哪裡找產科醫師來接生?哪裡找麻醉科醫師及護士來麻醉?血庫又沒血,簡直是拿孕婦及胎兒的生命開玩笑!
於是立即轉去國泰綜合醫院接受照護。結果才過3天而已,蔡明松主任形容:「產婦在我面前大噴血,噴到牆壁、產檯、待產室地上到處都是血,進行緊急剖腹產,才救回母子,若放在人力跟資源不足的醫院,絕對母子均亡!」所以蔡理事長強調,民眾一定要有把懷有高危險妊娠孕婦轉介至高危險妊娠醫院照護的概念,而且越早越好!

臨床案例B
一位孕婦懷孕到32週合併胎位不正,產檢的地區醫院說安不住了,必須馬上剖腹生產,但距離足月還有一個多月,生下早產兒,健康堪虞!於是轉去國泰綜合醫院安胎,由蔡理事長接手照顧,經詳細超音波測量子宮頸長度以及血液檢查之後,先在門診安胎2週,後來住院安胎到將近37週足月時進行剖腹產,這跟原本說要在32週生產差很多,新生兒的預後也將會差很多!足見適時轉診的重要性。

被診斷為高危險妊娠之後,該怎麼辦?
接下來有5個因應對策,可以幫助妳較為安全地度過懷孕期:

  1. 減少工作量、勞動量,必要的話可向公司請安胎假。

  2. 注意營養均衡,不要吃過多的澱粉類、高糖、高鹽飲食。

  3. 依照產科醫師的意見(最好是具備高危險妊娠專長的周產期專科醫師),定期追蹤,以確認母體能夠承受懷孕所帶來的壓力,而胎兒能持續健康地生長。

  4. 必要時應住院接受血壓控制、安胎,以及更嚴密的胎兒監控。

  5. 儘可能等到胎兒器官發育成熟(最好是34週以後肺部較為成熟),再將孩子生下來。

 

可以預防嗎?
蔡明松理事長表示,高危險妊娠幾乎沒有辦法預防的,除非有早產史、做過多次高週數人工流產,或知道本身有內科疾病,或心臟曾開過刀等等已知的狀況,就可用高危險妊娠的高標準來照顧。其他很多高危險妊娠都是懷孕期間慢慢發生的,所以希望能早期做篩檢,以揪出高危險族群!
而篩檢的方法,若是妊娠高血壓,目前有生物標記,加上超音波標記,懷孕早期即可研究出是否屬於高危險群;此外,可透過超音波檢測子宮頸長度,以及測子宮頸分泌fibronectin的生化值,可知是否為早產的高危險群。
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例如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孕前是高BMI(身體質量指數)、生過巨嬰,可於第一次產檢測量空腹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c),看數值是否屬於妊娠糖尿病,若是,則應越早接受飲食控制越好,在還沒出現併發症前就可以先預知、先防範了!
因此目前醫學已朝早期篩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來發展了!

早期完整的產檢非常重要!
蔡明松理事長強調,懷孕若有異常狀況,越早偵測出越好!所以只要月經過期,驗到懷孕就要開始產檢,因此早期完整的產檢非常重要!

◎第一次產檢的重要性
第一次產檢非常重要,首先要確定是否為正常的子宮內懷孕?是單胞胎或多胞胎?再來要確定跟月經週期是否吻合?若誤差超過一個星期,要校正預產期。此外要知道是否有子宮肌瘤、卵巢瘤?越早知道越好,才知道接下來是否屬於高危險妊娠。
若有多次流產,要測特殊免疫抗體;若太太是海洋性貧血帶原者,那麼先生也要檢查;其他內科疾病如甲狀腺功能過高,要檢查是否有控制好,早期區分是高危險或低危險妊娠。在在說明第一次產檢很重要!

◎懷孕12週之前就要訂出預產期
所以建議一旦發現月經過期、驗到懷孕,2週內就要做第一次產檢,再2週後(即8週時)要確定胚胎是否有明顯的心跳?此時即可訂出預產期,可當做將來是否有早產、過期懷孕、胎兒重量是否過輕或過重的依據。所以早期產檢很重要!

◎遺傳諮詢的好時機
早期產檢除了以上的檢查,建議某些孕婦需要做遺傳諮詢,例如家族有無高風險的遺傳性疾病、心臟病史、糖尿病史、生過遲緩兒等,有的話及早結合其他科的治療,而大醫院隨時有各科醫師可以配合,有新生兒科及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優勢,懷孕的結果會比較好!
早期產檢需要自費?!
雖然建議一驗到懷孕就要開始產檢,但健保是到了懷孕12週才會開始有給付,所以早期產檢需要自費,但絕對有其價值與重要性,有問題可馬上諮詢專家,因此準爸媽可衡量狀況來進行早期的完整產檢!

「沙漏型產檢」更適合台灣!
2011年英國的胎兒超音波專家尼可拉迪斯教授(Professor Kypros H. Nicolaides)提出了全新的產前照護模式:「倒三角形產前照護模式」,建議在「懷孕11∼13週」進行完整的檢查,把高風險族群篩檢出來,這些少數的孕婦需接受專業的醫療團隊照護與定期追蹤,提供必要的衛教、諮詢與治療;而低風險的族群則建議在第20週完成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若無異常則可以直接等到37週評估胎位及準備待產,若41週還未分娩再進行催生的動作。
這樣的照護模式顛覆了傳統的產檢模式(正三角形模式),於各大周產期會議中引起不小的迴響,強調越早期做越多檢查越好,到後面反而越來越少!然而這模式在台灣也適用嗎?
蔡明松理事長身為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的龍頭,第一位跳出強調──其實應該修正成「沙漏型產檢」較適合目前台灣的產科醫療環境!也就是說同意英國的在懷孕早期多做一些胎兒異常的篩檢,以及將來是否有高危險妊娠的風險評估,對於低危險群則在妊娠中期可以檢查的比較少,但是懷孕末期所有孕婦都應密集產檢,尤其是最後一個月,當孕婦感覺胎動減少或為高危險妊娠時,必須做必要的胎兒健康評估,以保障生出健康的寶寶!
若後期的檢查不夠完備,擔心可能會出現胎死腹中及未知的緊急狀況,況且台灣的高齡孕婦也比較多,到了懷孕末期的狀況也多,所以「沙漏型產檢」是比「倒三角形產檢」更適合台灣婦女!

台灣的產科醫學可以更好!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是一個專業的學術團體,已有20多年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引進產科醫學新知、臨床經驗分享、國內外學術交流、醫護人員再教育的優質平台,擔負著提升台灣產科照護品質的重責大任!同時「台灣周產期醫學會」也肩負著教育民眾責無旁貸的責任,包括高危險妊娠、產前超音波診斷、早產防治、產前細胞遺傳與分子遺傳、與產科相關的幹細胞領域等各方面,以及最生活化的孕期營養及運動、孕期預防注射、母乳哺餵等等。新任蔡明松理事長期望積極凝聚「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各會員醫師的力量,組成各個次領域的專家小組,以台灣多年來的健保局資料庫,去蒐集並分析各個高危險妊娠的照護品質,以得知目前台灣本土的現況,以作為提升產科照護品質的依據。透過這樣的專家小組的共識平台,進而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去發展具有台灣特色的醫療與研究。蔡明松理事長表示,目前台灣產科的最大困境是工時長、給付偏低、家庭生活品質極差,無法吸引醫學生加入這個行業。雖然衛生署已通過生育事故救濟給付,且目前醫師去刑化及產科醫師指定費正在醞釀之中,似乎有露出一點曙光。期許「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要更積極地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合作,與健保局爭取較佳的產科給付,以營造出一個較合理的產科工作環境,並讓制度健全化,以培育出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產科醫師,那麼廣大的台灣婦女將是最大的受惠者。

 

創造各方皆贏的局面!
最後蔡明松理事長要再強調,婦女一知道懷孕就要趕快就醫,而且要對醫師據實以告,如此醫師才能提供給孕婦最正確的資訊。若有高危險妊娠的狀況,應立即轉介到大醫院。而且有些孕婦根本不適合,例如有一位患有心臟病的孕婦,至某家醫院產檢時發現她的手指頭都發紫了,產科醫師建議她根本不適合懷孕,但這位孕婦卻堅持懷孕生子,很不幸地,懷孕到37週在某家醫院生產時,母子均亡,真是不值得!
「醫師不是神,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篩檢出高危險妊娠的目的是要讓母子均安,加上現在新生兒科醫療技術很好,產科醫師會衡量孕婦的安全,以及小孩生出來後可以讓新生兒科接手照顧到成為健康寶寶,在各方拿捏之下做最好的照顧,形成雙贏的局面!
如今早期篩檢的方法一直發展出來,可提供越來越多的資訊給產科醫師參考,早期篩檢、早期診斷、預防及降低併發症!而透過「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的學術平台,提升產科醫師的水準,這更是醫界與民眾的雙贏!

※本單元將持續隔月採訪「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的優秀會員醫師,探討懷孕早期篩檢新趨勢、早產風險與防治、懷孕期間的預防疫苗注射、懷孕期間的營養補充、幹細胞未來的運用等等,精彩可期,敬請期待!

 

蔡明松
學歷:私立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美國明尼蘇達州Mayo Clinic研究員
現任: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
   國泰綜合醫院產前遺傳診斷中心主任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副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嬰兒與母親 438期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