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產後媽媽手  

採訪撰文/陳安琪
諮詢/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
模特兒/可愛弟弟小寶&俏麗媽咪Shelly&帥氣爸比Lawrence
妝髮/蔡琇惠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自從小寶貝誕生後,媽咪的生活日復一日圍繞著餵奶、換尿布、洗澡打轉,空檔時間還要煮飯、洗衣、打掃,直到手腕感覺一陣陣劇痛,才驚覺自己患上了常見的「媽媽手」。究竟什麼是媽媽手?又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讓專業的復健科醫師告訴您,並且教導如何輕鬆揮別惱人的媽媽手!

雙手動一動
小莉有個5個月大的寶寶活潑可愛,身為全職媽媽的她每天都陪在孩子身旁,看著他一點一滴的成長與進步,感覺真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事。但最近小莉發現,每當自己抱寶寶、擰毛巾時,常覺得手痛,後來甚至連小水壺也無法提起,經醫師診斷後才發現,原來手腕隱隱的疼痛,都是「媽媽手」惹的禍。

什麼是「媽媽手」
媽媽手,又稱為「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其發生的位置在大拇指底部、靠近手腕的側邊,是執行大拇指伸展動作的「拇指外展長肌腱」與「伸拇指短肌腱」,因為過度使用而產生發炎的現象。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表示,因為包覆在肌腱外圍的腱鞘發炎而變厚,讓肌腱滑動的空間縮小受阻,所以患者會感覺大拇指不時疼痛、也無法順暢的活動。

媽媽手主要症狀
舉凡手部需要經常重複相同動作者,就有可能患上惱人的媽媽手。患者輕則伸展到某些角度時手部會疼痛,嚴重者只要稍微活動大拇指便會感覺劇痛,其他還包括下列症狀:

  1. 大拇指根部疼痛,尤其翹起拇指比「讚」的手勢時會更痛。

  2. 疼痛位置能感覺到壓痛和無力感,但外觀幾乎不會出現明顯的紅、腫、熱。

  3. 嚴重時會覺得大拇指「卡卡的」,甚至要用另一手把拇指扳開才能繼續工作。

常見原因+好發族群
雖然名為媽媽手,但這個困擾卻不是媽媽一人的專利。除了新手爸媽之外,此症也常發生在照顧孫兒的祖父母身上,因此好發年齡層涵蓋了25至40歲以及60歲左右的男女,主要是由於長期施力不當或過度使用的姿勢不良而導致:

  1. 抱寶寶姿勢不當:
    一直以錯誤的施力方式照顧孩子,例如抱小孩的時候手腕彎曲角度過大、大拇指向上翹太高,或是使用虎口和掌心承受寶寶重量等。

  2. 產後擠乳手勢:
    除了親餵寶寶之外,其他無論是使用手動或電動吸乳器,以單手或雙手擠乳,長時間維持過度伸展大拇指的手勢也會導致媽媽手產生。

  3. 做家事姿勢錯誤:
    家庭主婦必須頻繁的進行炒菜、打掃洗衣等家務勞動,或者需要上市場買菜提重物,施力不當或過度使用後又沒有好好休息,也可能加重媽媽手的問題。

  4. 其他好發族群:
    會造成媽媽手症狀的原因也與職業有關,包括手指反覆點鈔、蓋章、使用訂書機的會計和銀行行員,或是整天重複貼標籤、轉壓零件的工廠生產線作業員,以及常單手端盤的餐廳服務員、園藝和花藝工作者等。
    除此,還有頻繁從事大拇指需要反覆用力投擲、抓握球拍的運動,例如棒球、網球、桌球等,都是好發族群。

簡易媽媽手自我檢測法
伸出手掌張開五指(大拇指朝上,類似握手的手勢),以其他四指包覆大拇指呈現握拳的姿勢,再做出拳頭下壓的動作,此時大拇指側邊會和手臂呈一直線。若下壓時,大拇指根部與手腕連接位置會疼痛,有超過八成的機率已經患上媽媽手。

媽媽手治療&紓緩
媽媽手雖然常見,但許多患者卻因為無法立即暫停工作或家務,往往拖延到症狀十分嚴重才就醫。林頌凱醫師提醒:「反覆發作的媽媽手很容易進一步演變成慢性發炎,雖然就醫治療能紓緩症狀,可是若能從運動或工作的姿勢著手調整,更能得到真正治本的改善。」
臨床上對於急性發作期劇烈疼痛的媽媽手,以藉由藥物或副木、護具治療,可立即明確的改善症狀。

就醫治療4方法

  1. 局部藥物注射:
    若患者形成媽媽手的原因單純,治療時會優先考慮局部的藥物注射,讓藥物直接作用於患部,不僅療效好,恢復速度也快。且局部注射對仍在哺乳的媽媽來說,可以免於藥物經全身性吸收後進入乳汁,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2. 藥物治療:
    使用藥物會以具消炎、止痛的功效為主。但手指屬於肢體末梢,血液循環不佳,口服藥物吃下肚再被吸收,能發揮在患部的劑量卻不高,所以治療效果不盡理想。

  3. 配戴副木:
    副木是樹脂製支架,主要會在急性疼痛期使用。其作用在於緊貼手部輪廓,固定姿勢並強迫大拇指休息。一般副木的材質堅固且舒適感佳,治療效果非常良好,但需經復健科醫師診斷再由職能治療師協助訂製。
    林頌凱醫師表示,副木在急性發作期最好能完全配戴3∼7天,讓大拇指獲得充分休息;非急性期且仍有工作要進行,則建議至少在休息及睡覺時配戴。確切的配戴時間長短,仍應聽從醫師指示決定。

  4. 配戴專用護腕:
    除了量身訂製的副木,媽媽手也有專用的軟性護腕,能加強對大拇指底部的保護,減輕患者工作或照顧小孩時大拇指的負擔,同時也不會感覺那麼疼痛。

  5. 復健治療:
    可能會使用的復健治療項目,包括了熱療、蠟療、電療、運動治療、遠紅外線、雷射、超音波等,主要目的是利用熱能幫助組織自我修復,達到紓緩疼痛、改善發炎的效果。

紓緩疼痛小撇步
除了就醫治療外,林頌凱醫師也提供幾個紓緩媽媽手疼痛的小撇步給讀者參考:

  1. 急性期過後局部熱敷:
    度過劇烈發炎疼痛的急性期後,患者可以針對患部進行冰敷或熱敷。冰敷能降低疼痛感;熱敷則可以促進循環、有利組織修復。

  2. 使用專用護腕:
    如同前一段落提及,除了使用副木強迫拇指肌腱休息之外,軟性的媽媽手專用護腕亦可以有效減輕工作、照顧小孩時的疼痛。

  3. 復健運動:
    林頌凱醫師提醒,症狀好轉後倘若不再疼痛,一定要時常緩慢轉動手腕進行復健運動,促進肌腱力量增強是媽媽手確切改善的重要關鍵。

  4. 局部按摩:
    順著原先疼痛的肌腱局部按摩,慢慢按壓時感覺到輕微的痠痛屬於正常現象。

治療後1週內改善症狀
一般來說,媽媽手接受治療後約1週內,不適的症狀就會陸續改善。林頌凱醫師提及,臨床上也常有許多患者表示,接受局部藥物注射後的第二天,疼痛感就好了一半以上,其實對症下藥治療的安全性很高,媽咪也無須擔心藥物影響寶寶而拒絕就醫。
但如果患者長期反覆發作卻置之不理(長期反覆發作也常發生在工作因素的媽媽手身上),可能因為嚴重慢性發炎而導致肌肉沾黏,甚至需要進一步考慮開刀治療。

同場加映:腕隧道症候群
俗稱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過度使用手腕而產生的疾病──手腕骨骼及韌帶中間的「腕隧道」狹窄,造成通道內的正中神經受壓迫所致,時常在需要重複手腕動作的家庭主婦、作業員、文字工作者身上出現。
除了新手媽媽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的困擾,懷孕後期肢體水腫的孕婦,也會因為水腫壓迫到正中神經而產生痠麻感,但產後多半會逐漸改善。另外也常發生在工作或家務過度操勞的女性身上,但最大宗的好發年齡層仍是約40至50歲的中年女性。
有別於媽媽手帶來的疼痛感,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以刺麻感居多,且刺麻感集中在掌面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一半的範圍。由於症狀的差異,腕隧道症群並不會和媽媽手混淆,但的確偶爾也會有患者同時患上兩種疾病,導致雙手又痠又麻、疼痛難耐。
幾個月前新聞曾報導,有位保母因為腕隧道症候群發作雙手突然痠軟無力,結果失手讓新生兒摔落地面致死的悲劇。林頌凱醫師提醒,腕隧道症候群發作後,痠、麻、痛感會不時出現,不適的狀況會比媽媽手持續的時間更長,若不接受妥善的治療,嚴重時也往往必須走向開刀一途。

預防媽媽手動一動
無論是患上媽媽手後的復健運動,抑或是發生媽媽手前的及早預防,以下的4個運動都對增加手指和手腕的力量非常有幫助。急性期過後不妨以「不會疼痛」為前提,伸出雙手跟著動一動吧!

  1. 按摩動作:
    對大拇指根部至手腕處進行按壓,單手按摩3分鐘後換另一隻手,每天可重複按摩多次。

  2. 肌腱伸展運動:
    以大拇指指尖碰觸小指的指尖,做出類似比「3」的手勢,對於伸展大拇指側邊的肌腱有所幫助。

  3. 腕關節運動:
    以其他4指包覆大拇指做握拳的姿勢,再盡量以最大角度旋轉、伸展手腕關節。

  4. 拇指肌腱訓練:
    手指套上橡皮筋做開合的動作,藉著橡皮筋的彈性訓練肌腱強度,等肌肉習慣橡皮筋彈性再逐漸增加條數,以不會產生急性劇痛或感覺無力為原則。

 

林頌凱
現職:壢新醫院、桃新醫院復健科資深主治醫師、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士、台灣大學EMBA管理碩士
經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臨床研究員、奧亞運國家代表隊隊醫、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Lamigo職棒隊醫療小組召集人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