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腸胃道疾病6大徵兆  

諮詢/嘉義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李紋麗
採訪撰文/陳怡均
模特兒/可愛寶寶曼昕
攝影/米果攝影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免會患上幾次腸胃道疾病。然而,幼兒腸胃道疾病百百種,症狀多又複雜,到底家長們應該怎麼預防,以免找上寶貝?當孩子不小心受到腸胃道疾病的折磨,又該如何予以協助?本文將為爸比媽咪分析幼兒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並且提供最佳預防招式!

寶寶為何腹瀉嘔吐?
所謂幼兒腸胃道疾病,乃是指寶寶的腸、胃道因先天遺傳、後天習慣、病毒感染等因素所導致之腹痛、腹瀉、腹脹、便祕的腸胃問題,這些症狀背後所代表的問題可能包含胃腸炎、腸套疊、腸阻塞、幽門狹窄、胃食道逆流、腹股溝疝氣等問題,每種狀況導致的後果也大不相同,輕則休息幾天,重則影響生命安全,家長絕對不可輕忽。

認識幼兒腸胃道疾病
小小孩因為生理發育未完全,加上身體抵抗力較弱,因此,偶有「病理性」或「生理性」的腸胃道問題,嘉義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李紋麗表示,在判斷孩子的腸胃問題緊急與否時,可用「幼兒活動力」及「是否有併發症」作為判斷依據。以下介紹常見的幼兒腸胃道疾病症狀、判別方式及預防守則。

  1.  溢奶
    》定義:自嘴角流出幾口奶。
    》可能病因:胃食道逆流。
    溢奶情形常見於新生兒,通常這樣狀況多半是因新生兒胃食道過括約肌發育尚未成熟、賁門較鬆,加上胃袋容量小,只要受到一些刺激,很快會有溢奶問題產生,李紋麗主任形容:「這好比寶特瓶蓋子沒蓋緊時,我們去擠捏搖晃它,內容物很容易會溢出來。」溢奶不僅從嘴巴,也可能從鼻子溢出,因耳鼻喉是相通的,此乃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驚慌。
    溢奶多為生理性問題,只要不影響進食,寶寶也有持續成長,基本上都不是嚴重問題,但若溢奶次數多到孩子無法吸收營養而停止成長,則可能是其他問題,有時甚至需要手術修復。溢奶情形多半好發於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少數會持續到6個月,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緩症狀,唯獨要特別注意寶寶溢奶時是否有嗆到肺部,導致呼吸困難、窒息等生命危險。

  2.  嘔吐
    》定義:強力噴射狀吐出、量大、次數多。
    》可能病因:幽門狹窄、腸套疊、腹股溝疝氣、輪狀病毒感染、先天性巨結腸症等。
    肥厚型幽門狹窄症
    判斷依據:嘔吐次數漸多、量愈來愈大、嘔吐不含膽汁、停止成長、脫水現象。若嬰兒的幽門較肥厚,當食物無法進入腸子時會吐出來,多半好發於出生2∼3週後的新生兒。
    肥厚型幽門狹窄為常見的腸胃疾病,據調查顯示,250∼500位寶寶中就有1位患有此症,男女比例約為5:1,5%有家族史,以第1胎居多。如果媽咪也有幽門狹窄症,正巧第1胎又是男寶寶,則寶寶得到此症的機率將高達20%。經醫師診斷患有此症候,通常會進行簡易小手術,且術後3∼4小時後即可進食。
    腸套疊
    判斷依據:陣發性腹痛、嘔吐、肚子鼓起,有時有草莓果醬狀的血便。
    當幼兒腸子互套卡緊時,除了陣痛,更伴隨嘔吐與解血便等情形,嚴重者可能導致腹膜炎。寶寶若出現以上現象,應立刻就醫,經超音波確診後,院方會請放射科醫師協助用顯影劑或生理食鹽水灌通腸道,仍無法解套,則須請小兒外科醫師手術。腸套疊約有10∼15%的復發機率,甚至可能在1天內發生3∼4次腸套疊狀
    況,家長絕不可掉以輕心。
    腹股溝疝氣

    判斷依據:鼠蹊部兩側有突起物。
    若胎兒於8∼9個月大時,位於腹膜下方兩側的「腹膜鞘突」未閉合,則出生後很可能形成腹股溝疝氣。該症狀是指小腸因「腹膜鞘突」未閉合而滑入疝氣囊內。當滑入疝氣囊內的小腸供血不足時,小腸易壞死,又因疝氣囊與供應男性睪丸之血管相鄰,若不慎未注意,睪丸極可能壞死導致需進行手術割除。此症狀亦好發於新生兒,比例約為3∼7%,男女比例約為5:1。
    嬰幼兒嘔吐現象
    嬰幼兒出現嘔吐症狀的成因繁多,除了以上幾種狀況外,如先天性巨結腸症、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症狀,如:腦膜炎、敗血症與腸胃炎,也都是造成幼兒嘔吐的原因,家長應特別注意,當孩子嘔吐時,伴隨著拉肚子、血便、發高燒、活動力差等症狀,極有可能是病理性嘔吐,應立即就醫,切勿拖延。

  3. 腹痛
    》定義:哭鬧、身體蜷曲如蝦米。
    》可能病因:嬰兒腹絞痛、腸阻塞、腸胃炎、腸套疊、便祕、消化不良等。
    因幼兒腹痛時,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痛症,因此,李主任提供以下幾種判斷嚴重程度的依據:「經觀察,若發現痛點愈靠近肚臍,則愈無大礙;但若遠離肚臍且位置偏右,則很可能是肝膽問題或闌尾炎。基本上,腹痛時間短、能說話、照吃照玩、活動力佳,通常並無大礙;相反的,若活動力差、痛到從睡夢中驚醒者,則應立刻緊急處理。」此外,若腹痛時伴隨嘔吐,且嘔吐物含膽汁,則極有可能是腸套疊、腸扭轉而導致腸阻塞的狀況,嚴重者會導致腹膜炎。若幼兒僅為單純腹痛,並無合併其他症狀,則可能為「嬰兒腹絞痛」,此症好發於出生3∼4週後的嬰幼兒,3個月後開始症狀將逐漸消失,少部分會持續至4∼6個月。該症狀主因多為腸子蠕動不順、吞入過多空氣或乳糖不耐受。嬰兒腹絞痛的判斷依據為:臉脹紅、半夜發作頻率高、每次持續3小時、每週超過3次、長達3週以上,且無其他實質病狀。李主任建議:「首先,媽咪們可先換成低乳糖、無乳糖或水解蛋白的奶粉,如果有明顯改善,則可能是乳糖不耐受症。」但若為無實質原因之腹痛,則每次發作時,可將寶寶直立抱高,讓孩子的肚子頂在媽咪的肩膀上,撫摸背部直到情緒穩定為止。

  4. 腹脹
    》定義:腹部鼓起,且呈現繃緊僵硬的狀態。
    》可能病因:脹氣、腸胃炎、便祕、腸阻塞等。
    李紋麗主任表示,嬰幼兒腹脹的原因多半功能性,例如孩子愛哭、奶嘴大小不適當、吃東西速度太快,或者奶瓶的奶嘴沒有充滿奶水,都很可能吃入過多空氣。當空氣還在胃部時,可透過輕拍背部的方式,讓寶寶打嗝排氣;若空氣已達小腸,則須以順時針方式按摩腹部,直到寶寶排氣為止。通常只要沒有併發其他症狀,如:呼吸喘、無法進食、嘔吐、發燒、解血便等狀況,通常都無大礙。一旦有併發症,李紋麗主任提醒,切勿自行處理,應該讓專業的小兒科醫師診斷與治療。

  5. 便祕
    襪娃娃本舖--純手工製作》定義:大便乾硬,排便時會疼痛或流血。
    1.羊咩咩便:糞便乾硬成粒狀,如羊咩咩的糞便,粒粒分明。
    2.玉米便:排出條狀糞便,但表面如玉米般有一顆顆突起物。
    》可能成因:功能性胃腸疾病、副食品攝取不足、缺乏纖維素、巨結腸症等。
    許多父母親會以排便次數作為便祕的判斷依據,但李紋麗主任表示:「便祕應從糞便的外觀性質來作判斷,而非以次數為基準。」有些母乳寶寶的排便次數從1天10次到10天1次都大有人在,主因是母乳好吸收,即使排便頻率低,只要糞便維持在稀糊的母乳便狀態都算正常。真正的便祕乃是糞便外觀乾硬、成粒狀,成因多半為副食品添加不當而導致纖維素攝取不足,當腸子蠕動慢,自然形成便祕的症狀。李紋麗主任建議各位家長,當寶寶4∼6個月大時,應該適量添加副食品,補充成長所需營養。此外,家長可以適量的給予黑棗汁、地瓜、火龍果、奇異果與蘋果(帶皮)予以軟便外,也能透過訓練來維持嬰幼兒的好習慣,如:正餐前2小時不吃點心、運動、養成排便習慣才是最佳的處方。如果太嚴重,可以由醫師開立軟便劑輔助。有些家長以為只要給予益生菌也可以解除便祕狀況,其實若沒有纖維素及充足的水分幫忙,也無濟於事。

  6. 腹瀉
    》定義:糞便稀糊,或伴隨黏液與血絲、顏色偏綠、味道酸臭,產生脫水狀況。
    》可能病因:病毒性腸炎、細菌性腸炎、食物中毒等。
    腹瀉成因多半為吃了不潔食物或水,導致病毒性或細菌性腸炎。症狀除了腹瀉外,甚至伴隨血便、脫水、發燒、嘔吐等症狀。那麼,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脫水呢?李主任表示:「當寶寶嘴唇乾裂、哭的時候沒有眼淚、前囟門凹陷,則為脫水。」通常腹瀉多為病理性,因立刻就醫,請醫師進行診斷。
    病毒性腸炎》輪狀病毒腸胃炎、諾羅病毒腸胃炎
    寶寶因感染病毒而罹患之腸炎,統稱為「病毒性腸炎」,最常感染的病毒為:「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其中又以「輪狀病毒」為病毒性腸炎之代表。臺灣每年約18∼20萬名的新生兒出生,每年2歲以下之寶寶約10萬名因輪狀病毒感染而造成急性腸胃炎,且5歲以下的孩子幾乎都曾感染過1次或以上的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腸胃炎好發於秋冬與初春,潛伏期約1∼2天,對象以3歲內之幼兒為主,但近來一年四季都有感染的病例,因為只要10∼100隻病毒即可致病,所以傳染力強,當孩子感染輪狀病毒腸胃炎後,家人也可能陸續感染。
    通常在罹患輪狀病毒腸胃炎後,會出現發燒、嘔吐、腹痛、解血便等症狀,且腹瀉情形1日可超過10次以上,持續1∼2週。因此,李紋麗主任特別呼籲家長,因輪狀病毒多為糞口傳染,家長替寶寶換尿布後,一定要用肥皂洗手,此外,寶寶用品也應常確實消毒。而諾羅病毒腸胃炎同為傳染力極強的病毒性腸炎,潛伏期約1∼2天,症狀持續2日左右,一樣好發於天氣較冷的時候。以上兩種病毒在潛伏期即有傳染力,症狀結束後2∼3天仍會傳染,而且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10日。
    當寶寶因罹患腸胃炎而導致嚴重嘔吐腹瀉時,家長可讓孩子禁食幾小時,並且補充電解質液,在此李紋麗主任提醒:「因運動飲料糖分高、電解質液含量低,整體比例不同,故不應以運動飲料代替口服電解質液。」此外,也可透過飲食調整來減緩症狀,適當給予稀飯、土司、香蕉、蘋果泥(後二者中所含有的果膠可止瀉)。又因為拉肚子時,乳糖?嚴重被破壞,因此喝配方奶的寶寶,可先改無乳糖奶粉以減輕負擔,若為母乳寶寶,則無需改變,只要再搭配醫師開的藥即可。

不可不知的Key point:輪狀病毒疫苗
因輪狀病毒生命力、傳染力很強,且無法用酒精消滅,罹患輪狀病毒腸胃炎後,又無特效藥可根治,僅能忍耐病痛、待時間治療一切,實在折磨。一旦感染,全家雞飛狗跳,故比起事後治療,預防工作顯得更重要。除了上述提到的勤洗手、多消毒外,最有效方式是讓寶寶服用「輪狀病毒疫苗」,據調查顯示,服用過第1劑的寶寶,體內即有90%的保護力,服第2劑後,保護力更完善。
因自然感染輪狀病毒時,前兩次最嚴重,第3次後症狀很輕。服用疫苗後,雖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可有效減輕症狀,使重症變輕症。在狀況許可狀態下,建議爸比媽咪讓寶寶服用2劑輪狀病毒疫苗。

細菌性腸炎》沙門氏菌腸炎、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腹瀉
當寶寶吃入不潔食物後,因感染細菌而產生的腸炎稱之為「細菌性腸炎」,例如:沙門氏菌腸炎、細菌性痢疾與大腸桿菌腹瀉,共同特徵為:糞便中含有血絲或黏液及腥臭味,其中又以侵犯型的「沙門氏菌腸炎」為大宗。感染後,拉肚子、解血便,導致脫水、失血,嚴重者併發腦膜炎。也許有些家長好奇,沙門氏菌為禽類腸內病菌,我家小孩未曾接觸禽類或雞蛋,又怎會感染?李主任表示:「通常罹患沙門氏菌腸炎,多半是因為家長摸過雞蛋後,間接傳染給寶寶。」只要家裡購買的雞蛋並非洗選蛋,蛋殼上都易附著含有沙門氏菌的雞糞,如果是秤斤購買雞蛋,則回家後應徹底洗淨外殼。
此外,寶寶的飲水也應避免使用家用飲水機或山泉水,要使用煮沸過的水;若是瓶餵的寶寶,應準備6∼8支奶瓶替用,並在使用前徹底用滾水煮開或蒸氣消毒,僅用熱水沖洗是不夠的。無論如何,勤洗手、保持清潔才是最佳的防禦之道。

「勤洗手、重清潔,才是最佳的腸胃疾病防禦之道。」



李紋麗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
經歷:馬偕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臺大醫院小兒心臟科研究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前小兒科主任
現職: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科主任及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臺大小兒心臟科兼任主治醫師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