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準備期,你和妳該知道的事!  

採訪攝影╱郁筱惠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林美邑
攝影╱本刊資料室
麻豆╱漂亮孕媽咪 吳雅婷


準媽咪懷孕期,身體就是寶寶的培養皿,包括:生活、營養、心理、環境、疾病及孕前檢查,均成為受孕最佳關鍵因子。到底懷孕前三月,該如何準備給寶寶一個最健全、舒適的生長環境?且讓本篇醫師專家替您剖析。

一、生活準備期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林美邑表示,婦女體重過胖或過瘦其實都會降低受孕的機率,因此準備懷孕時,應先以維持理想體重(孕前BMI介於18.5∼25)為目標最理想。因為過度減肥,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懷孕時容易會自然流產或胎兒體重過輕。建議過瘦者可多吃熱量高、營養密度高的食物;而過胖者易造成不孕,懷孕時也會增加妊娠糖尿病及子癇前症的危險,生產時易有剖腹生產及產後出血的可能,建議採用健康減重的原則「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另外,林醫師提醒在準備懷孕期間要避免服用減肥藥,市售的減肥藥主要分為中樞作用減肥藥和非中樞作用減肥藥兩大類。前者主要通過抑制食欲中樞,控制食欲,達到減肥的目的,該類藥物可能存在精神改變、失眠等副作用,如諾美婷。而後者,即脂肪吸收抑制劑,主要針對脂肪的消化過程,藥物可減少膳食中30%的脂肪吸收量,以此促進體重的減輕,但藥物可能引起脂溶性維生素和β-胡蘿蔔素的吸收減少,如羅氏鮮。萬一在減重期間懷孕了,無論哪一類減肥藥,孕婦使用後均可能對胚胎、胎兒造成一定影響,影響程度則與胎兒的周數密切相關。而有些人使用雞尾酒減肥療法,由於不知內含哪些藥物、有無荷爾蒙成分,所以更難以判斷具體的減肥機制和對身體及胎兒的影響。

二、營養準備期
補充營養,最好應從孕前多久開始?林美邑醫師表示,準備懷孕前3~6個月就要進行營養調理,媽媽身體先儲存足夠的營養素,並減少體內毒素的產生,為寶寶準備一個健康舒適的生長環境。那麼孕前該補充的營養建議為何?

  1. 攝取足夠的葉酸、維生素B群
    林醫師表示葉酸對細胞的分裂、生長及核酸、氨基酸、蛋白質的合成有重要的作用,能有助於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與寶寶未來的情緒穩定、智商等均息息相關。缺乏葉酸容易導致神經管的缺損,會影響腦和脊柱的正常發育,因而造成脊柱裂、無腦兒、水腦症等先天性畸形。也會造成胎兒生長遲滯、發育受阻等,對母體來說會引起巨球性貧血,也會影響母體本身的健康。
    建議從孕前一個月到懷孕三個月期間每日補充葉酸400微克(μg)或0.4毫克以上。國民健康署則建議葉酸成人攝取量為0.4mg (400μg),孕婦0.8mg( 800μg),哺乳期為0,5mg(500μg),過量的葉酸會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孕婦服用大劑量葉酸可能影響鋅的吸收,導致鋅缺乏,使胎兒發育遲緩,出生低體重兒增加。

  2. 維生素D.E的補充
    研究發現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和各種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包括氣喘和異位性皮膚炎有很大的關連,當孕婦維他命D攝取不足,會阻礙胎兒肺部的發展,也會影響免疫協調功能,造成懷孕中某些疾病的增加率,如:早產、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也會影響胎兒日後的免疫狀況。
    維生素D不足會導致骨密度偏低,增加骨折率,影響肌肉的強度和下肢的穩定力,導致嬰幼兒軟骨症,骨骼礦化不足而變形,食物中維生素D不是很多,日曬才是最有效及最大量的維生素D來源。此外,維生素E又稱為「生育醇」,顧名思義也與生育功能有關,可促進受孕,有助胚胎的著床及分裂;並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保護細胞膜的健康。

  3. 補充適當的鈣質、鐵質及鋅
    據最新的研究指出,國人鈣質攝取量普遍不足,媽咪在懷孕期間的鈣質流失量也會增加,若懷孕前沒攝取足夠的鈣質,將會導致懷孕期間抽筋、牙齒易鬆脫、骨骼軟化等,亦會影響胎兒的骨骼發育狀況。建議1天攝取量1000mg以上。另外,鐵質是身體製造血紅素的重要原料,胎兒生長發育每天約需吸收母體5毫克的鐵,且懷孕時血液量增加約1500毫升,若缺鐵就容易造成懷孕中後期貧血,進而嚴重影響胎兒的健康及發育。此外,鋅與體內許多荷爾蒙和內分泌有關,女性缺乏鋅元素,通常也會導致月經異常。而鋅也與染色體中DNA和RNA的合成有關,因此鋅的缺乏,通常也會影響胎兒的生長及發育。

  4. 攝取好的脂肪,避免反式脂肪
    少吃飽和脂肪酸,多攝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omega-3(EPA,DHA),避免反式脂肪的攝取。那麼外食族一餐中,該怎麼吃,才能吃得營養比較均衡些?林美邑醫師表示,飲食均衡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所謂的「均衡」是指「六大類食物」都要吃,並且要注意份量。女性每天要攝取2.5∼3碗「全榖根莖類」、5∼6兩「豆魚肉蛋類」、2碗「蔬菜類」、2∼3個拳頭大「水果類」、1∼2杯「低脂奶類」、3∼5茶匙「油脂類」為佳。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飲食的建議則是每天攝取蔬菜及水果400g以上,膳食纖維25g以上,游離糖(free sugar)的攝取量不該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游離糖是人工添加到飲料或是食物當中的單醣還有雙醣約等於50克糖或是10顆方糖量,另外應多選擇天然食物,且多元化攝取,注意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並適時補充營養品,如此也能有助懷孕前期的準備,養成健康的易受孕體質。
    其次,缺乏哪些營養素,可能也會造成不易受胎的因素?林美邑醫師表示,任一營養素的缺乏都容易影響受孕。因此準備懷孕前期,就應該練習讓自己平日營養攝取均衡,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這都是對寶寶健康相當重要的事。林醫師也附帶提醒,過量的咖啡因攝取也會影響內分泌,甚至可能降低受孕的機會,同時也降低鈣質和鐵質的吸收率。再者,女性攝取乳酸菌,可增加腸道好菌,也有助於預防泌尿道或陰道感染的機會,由於感染會使受孕變得不容易,因此最好懷孕前婦女就先格外留意。
    有抽菸習慣者,最好懷孕準備期也能全面戒除。因為抽菸或吸二手菸,其實都會危害到女性卵巢的健康,使不孕的機率增加,並影響日後胎兒的健康,甚至也易使孕婦流產、早產、胎兒先天畸形等機率增加。對男性而言,則恐有精蟲活動力不佳及精子品質降低所造成婦女致畸胎的危險。同樣的,酒精也會降低女性受孕的機會,而懷孕時喝酒,更會導致胎兒生長遲緩、智力低下、畸形及早產等問題。

三、心理準備期
怎樣的心理狀態下受孕,較容易懷一個健康寶寶?林美邑醫師指出,想要有計畫性的生一個健康的Baby,那麼也應該多留意日常的情緒。日常不宜情緒起伏過大,不宜過度壓抑,更不宜過度疲勞,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受孕,當然也有助優質的精卵狀態,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喔!
但要是難得碰面的假日夫妻,建議他們該怎麼做,會比較容易成功受孕?林美邑醫師說,月經規則的婦女,可盡量計算排卵日,在這段期間夫妻即可盡可能安排達到自然受孕。但月經不規則者,則可依靠排卵試紙,或是到婦產科透過超音波檢查卵泡大小,在排卵日前三天至排卵後一天內,均是最佳的受孕期喔!

四、環境準備期
在生活環境中,有什麼該注意或避免的?林醫師指出,應停止接觸任何的有害物質,例如:揮發性的有毒物質,像是油漆、劣質指甲油等,均可能含有甲醛,會影響人體內分泌系統;放射性物質,如:放射治療或檢查(如心臟、甲狀腺放射線的檢查),由於不同放射藥物的半衰期(發出放射線數量減為一半所需要的時間)不同,使得病患接受輻射暴露的時間長短也不同。一般核醫放射藥物在檢查當天幾乎代謝完畢,隔天身上的輻射劑量幾乎可以忽略。需等檢查完畢,再安排夫妻受孕日。再者,有毒的化學物質,如:農藥、DDT、殺蟲劑、芳香劑等,也是環境中應盡量避免接觸為宜的。

五、防疫準備期:
林美邑醫師更指出,有計劃性懷孕的準備前期,也有建議可先預防注射的疫苗,尤其孕前可先預防注射MMR及水痘疫苗,孕期注射流感,若孕前來不及注射,則可於產後補注射子宮頸疫苗及三合一疫苗,這些也屬於達到計劃性優質生育的良方。

  1.  MMR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孕前)
    林醫師表示,MMR為活性減毒疫苗,當孕婦三個月內感染德國麻疹,約有90%機率令胎兒遭受感染,25%以上因此患有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並造成:耳聾、白內障、心臟病、心智遲緩、胎兒生長遲滯等的風險。其次,若懷孕中感染麻疹,會造成自然流產、早產、胎兒體重過低,但並不會造成胎兒的缺陷。而在第一孕期若感染腮腺炎,較常發生自然流產。
    有鑑於此,在計畫懷孕期間,林美邑醫師建議,女性在進行孕前健康檢查後,若發現自己沒有德國麻疹抗體,即應及早施打MMR疫苗,若接種MMR疫苗後,約需等至少一個月後才能懷孕。但是台灣目前醫界普遍的建議是,MMR疫苗注射後,大約隔三個月再受孕較妥當。

  2. 水痘疫苗
    襪娃娃本舖--純手工製作懷孕婦女若感染水痘,會有10∼20%機率造成肺炎,即使在抗病毒藥物治療下,仍會有3∼14%的傷亡率。在第一、二孕期(懷孕6個月內)感染水痘,則約有<2%的機率,令胎兒可能產生「先天性水痘症候群」。水痘病毒的致畸胎力,在懷孕8∼20週時,可達到最高,其中,又以13∼20週最危險,因為胎兒可能會有皮膚結疤,神經系統缺損,如:小頭、智能障礙、腦水腫、癲癇的可能。以及視覺異常,如:視神經萎縮、先天性白內障,視網膜炎等。另外,還包括:腸道閉鎖狹窄、體重過輕、四肢發育不良等風險。
    但是在第一孕期感染水痘,通常較不常發生自然流產。若孕婦在胎兒出生前5天至胎兒出生後2天感染水痘,則有機會造成死亡性很高的新生兒水痘症,合併感染腦膜炎及肺炎。因此,林美邑醫師指出,最佳的預防之道就是施打疫苗。所以建議育齡女性,在懷孕前就先檢查是否有水痘抗體,另水痘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施打後則應等至少一個月後才能懷孕喔!

  3. 流行性感冒疫苗
    準備懷孕之婦女,或任何孕程之孕婦,均可考慮於流感季來臨前或流行期接種流感疫苗,達到一人打針兩人受益的好處。林美邑醫師指出,文獻的報告及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官方網站也顯示,孕婦感染到季節性流感,會有較高的併發症及致死風險。需要住院的相對風險也比一般人高3.5∼25.5倍;此外,因季節性流感所造成胎死腹中、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機率也會明顯上升。
    小於6個月的嬰幼兒,往往是感染流感的高危險群,容易有下呼吸道感染肺炎、腦炎、心肌炎,併發重症住院甚或死亡等風險。但因為6個月前的小嬰兒,免疫系統不成熟,難以產生抗體,並不建議施打流感疫苗,但接種流感疫苗已証明是最有效預防流感的方法。
    研究顯示,透過包覆策略(註:透過住在一起人的接種疫苗以達到間接的保護。)可達到群體免疫,這是很有效防止流感傳播的方式。因此建議流感季節期間,和孕婦及嬰幼兒住在一起的家人,均可主動接種流感疫苗,以間接保護孕婦及新生幼兒感染流感的風險。

  4.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
    台灣地區育齡婦女HPV病毒盛行率約為10%,而此一比率亦會隨年齡而上升。要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則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子宮頸癌好發在35∼55歲以上的女性,假使未懷孕前罹患子宮頸癌,雖不致影響受孕,但是絕對會衍生諸多在懷孕過程的種種困難。有鑑於治療子宮頸癌,可能必須切除子宮頸,甚至嚴重時連子宮都可能被拿掉,再加上放射線治療,往往需多次照射下腹部,那麼也極有可能影響到婦女想懷孕的機會。如果已經懷孕,又罹患子宮頸癌,相對的,在一邊懷孕及同時治療的過程,也都可能對母胎造成極高的健康風險。
    因此,林醫師除了呼籲對於懷孕前及生產後的婦女,養成每年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習慣外,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不啻也是另一個良好的選擇。雖然此類疫苗為死菌疫苗,風險等級約為B級,但一般說來,確定懷孕後就不建議注射,但如果才剛接種一劑,就發現懷孕,那就等產後再全部重來注射。但如果已連續接種一、二劑(註:此時疫苗保護力即可達八、九成),產後可不用再補注射

  5. Tdap三合一疫苗(破傷風&減量白喉&減量百日咳)
    林美邑醫師指出,目前2015美國婦產科協會建議每胎施打,可於妊娠27∼36週之間接種百日咳疫苗,如未接種,也建議於產後立即接種一劑疫苗。

孕前準備的小叮嚀
懷孕準備期,除上述各方面重要事項可供參考外,另外,在個人健康衛生方面也應加以留意並調整。像是齒疾問題若不嚴重,本身雖不會單獨造成牙周病,但會加劇懷孕前已有的牙周疾病,然而良好的口腔衛生,其實是足以預防並改善發炎反應的。孕期牙周病,多與早產、胎兒體重過輕有相關性。加上拔牙較不建議於孕期治療,因此最好能在準媽咪懷孕前,將牙齒的問題處理好最理想。
另外,現代人特別忙碌、晚睡、熬夜,均可影響生活作息及健康,有鑑於醫師臨床上觀察,長期熬夜,精子活動力較不足。但只要作息恢復正常,通常精子活動力也就恢復了。故無論如何,準備懷孕的前期,最終均應回歸正常的生活作息,唯有生活作息規律,配合適當運動習慣,也就更容易提高身體的循環及代謝力,並提高受孕率以保有較佳的精卵品質喔!



林美邑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經歷:國泰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臺大醫院婦產部代訓住院醫師
現任: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