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嬰幼兒睡眠障礙  

作者: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楊聰才診所院長楊聰財.長庚兒童醫學中心臺北兒科主治醫師程劭文 攝影.妝髮造型/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 演出/春天媽咪.筠喬寶寶


認識嬰幼兒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的狀況非常多,許多家長在門診反應,寶寶晚上不睡覺、睡眠時間比別人短、半夜容易驚醒、難以入睡等問題。嬰幼兒的生理需求不同,父母親的期待也不同,很難有一個通則來定義嬰幼兒的睡眠是否正常,但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睡眠習慣需要從嬰兒時期開始培養與建立。

正常的睡眠狀態
楊聰才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睡眠是一種周期性現象,分別為第一期淺眠期、第二期深睡期、第三期熟睡期、第四期沈睡期,最後再進入快速動眼睡眠期,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約90分鐘,由75%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和25%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所組成。 認識嬰幼兒睡眠障礙
淺眠期為NREM的第一期,僅維持數分鐘,約佔總睡眠5%;深睡期、熟睡期及沈睡期皆約進行15至30分鐘,但其中深睡期佔總睡眠約50%;最後進入REM快速動眼睡眠期,約佔總睡眠25%。當睡眠被打斷,都會從NREM第一期再重新循環,如進入NREM第四階段的沈睡期遭到中斷,則容易影響睡眠品質。
楊聰財醫師以腦科學的觀點表示,愈大型的動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愈短,因為小型動物相較於大型動物,其代謝率、腦溫與體溫較高,而新陳代謝的過程或是生活上的壓力、緊張、飲食、睡眠不足等外在刺激都會產生自由基,研究顯示,並非所有的自由基都對人體有害,但過量的自由基對人體有許多影響,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退化性關節炎、緊張、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腦細胞老化等,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而透過睡眠能促進人體代謝自由基,因此睡眠對人體是相當重要的。
在討論嬰幼兒睡眠障礙之前,要先了解嬰幼兒的睡眠模式和成人相差甚遠,片段式、晝夜不分、淺睡是寶寶的睡眠模式,也因寶寶相較於成人的代謝高、腦溫高、體溫高,因此相對需要較長的睡眠時間。在排除生理疾病之後,隨著寶寶成長,睡眠的總時間會慢慢縮短,可透過習慣的建立,讓寶寶逐漸與成人的生理時鐘相符。

嬰幼兒睡眠常態
新生兒時期,寶寶平均一天需要16至1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出生1個月至6個月大,
平均一天需要14個小時;6個月大至1歲則將少於14個小時。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臺北兒科主治醫師程劭文表示,新生兒的睡眠周期是短暫的、片段的,每一次睡眠可能維持1至2小時,但也有寶寶只睡20分鐘就醒來,一般而言,新生兒在出生3個月內,會有日夜顛倒、晝夜不分的問題都是正常的。
而寶寶氣質不同,適應能力也不同,大部分的寶寶能在2個月大左右,能適應日夜的作息,楊聰財醫師則表示,這樣子的現象與成人「調時差」的概念相同,胎兒在媽咪肚子裡的時候,並沒有日夜的光影變化,胎兒有自己固定的作息時間,不受媽咪的影響。另一方面,寶寶的胃容量較小,哺餵方式採少量多餐,隨著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愈來愈多,寶寶的胃容量也會逐漸增加,因此夜晚不會接受到飢餓的訊息,而能維持較長的睡眠時間。

門診常遇新手爸媽的育兒困擾
好的睡眠環境必須講求天時、地利與人和,楊聰財醫師表示,解決睡眠障礙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環境的穩定對寶寶來說相當重要,白天保母顧晚上爸媽顧,又或是周一到周五婆婆帶,周六周日爸媽自己帶等各式各樣的分工,對寶寶來說,都容易產生焦慮。
每個人帶小孩的方式不同,如讓寶寶習慣在大人的懷裡入睡,之後就更不願意自己乖乖在床上睡;白天睡太多,當然晚上也就不想睡。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對寶寶來說都是有影響的,因為寶寶正在快速認識這個新環境。程劭文醫師表示,寶寶從6個月到12個月大時,穩定的生活型態,有助於降低分離焦慮的產生。

嬰幼兒學習「聽」的能力比「說」還快
常聽長輩告誡,寶寶未滿4個月別帶出門比較好,楊聰財醫師表示,遑論擔心寶寶的健康問題,外在環境的刺激都很容易造成寶寶的緊張,如寶寶天生氣質較敏感,就容易有外出後,回家睡不好的狀況發生,最好的辦法是,當成人覺察到這些刺激,可以透過肢體與言語來安撫寶寶。例如:當有車聲呼嘯而過,可以輕拍寶寶,並告訴他這是車子的聲音,不用害怕,只要適時給予安撫與耐心說明,就算寶寶不懂大人在說什麼,但可以從中了解,聽到這個聲音的時侯不用害 怕,能有效降低寶寶的緊張與焦慮,楊聰財醫師進一步補充,其實就和我們成人一樣,第一次嘗試、接觸新的事物,在沒有經驗、安全感下容易感到焦慮與害怕的道理是一樣的。

排除生理適應期,建立睡前儀式
好的睡眠可從小培養,出生至6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開始薰陶,以提供安全、舒適、穩定的環境為原則。如出生至3個月大的寶寶,容易會有驚嚇反射的現象,程劭文醫師表示,除了降低環境中的聲響、光線以外,可透過包裹的方式提供寶寶安全感,但利用包巾將寶寶包覆時必須注意「安全與舒適」。

  • 步驟一.先將包巾平鋪。

  • 步驟二.將寶寶放在包巾上,頭朝其一對角。

  • 步驟三.將左右兩側的包巾角對摺,並輕壓在寶寶身體下,固定。

如寶寶睡覺時,習慣將雙手露出包巾,也不需要強制將手包住,另需注意,寶寶在睡覺放鬆的狀態下,腳會呈現青蛙腿的姿勢,因此骨盆腔的包覆不要過緊;長牙階段的寶寶,可利用乾淨的毛巾沾冷水或是冰水,在寶寶睡前透過手指按壓牙床的口腔按摩,可舒緩不適並幫助入睡。
排除寶寶的生理適應期之外,製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要從「睡前儀式」開始做起,寶寶一天所需要的睡眠遠多於成人,當寶寶白天想睡時,就讓他習慣在自然的環境下入睡,不用刻意關燈、關電視等動作製造睡眠環境,夜晚睡覺前,可以透過讓寶寶放鬆的步驟讓他知道,「睡覺的時間到了」。
程劭文醫師舉例,可透過睡前洗澡(Bed)、刷牙(Brush teeth)、書(Book)以及讓寶寶放鬆的小遊戲或簡單按摩(Basic)的4B模式開始做起,並在固定
時間持續操作,有助於建立寶寶的睡眠習慣。但也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有壓力,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如果不喜歡故事書,也可以其它輕鬆簡單的遊戲取代,並在過程中提醒玩完就要睡覺的訊息。 認識嬰幼兒睡眠障礙
好的睡眠,從新生兒時期就可以開始培養,程劭文醫師表示,寶寶會從經驗裡學習並培養習慣,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生理方式,並觀察「想睡了」會有哪些動作行為。當寶寶半夜哭鬧,先別急於大動作的將房間的燈全部打開,或立刻將寶寶抱起逗弄,可先以輕柔的言語安撫,確認是否因為尿布濕了、肚子餓了等一一排除擾人問題後,再次安撫寶寶入睡。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媽媽寶寶雜誌 授權刊出  2016年7月號)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