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teps小兒鼻血止步!  

採訪撰文/陳俐君
諮詢/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李立昂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盧英仁


因氣候、外力、疾病等因素,小兒鼻腔流出涓涓「血流」,總讓父母驚聲尖叫,手忙腳亂。為堵住傾瀉而出的鼻血,或後臥、或前俯、或冰塊敷額、或衛生紙塞鼻,到底正確的止血步驟為何?反覆鼻血不止,可能潛藏哪些疾病?鼻腔出血後的血塊,又該如何護理保養以避免反覆流血?醫師提醒,保持鎮定、詳查原因、正確急救,才能避免落入與寶寶同陷慌亂的窘境。

鼻血止步Step1•原因釐清
時序進入秋冬,受乾冷氣候影響,小兒因流鼻血就診的比例顯著攀升;對於大部分孩童來說,局部性的鼻腔出血多屬良性,只要掌握正確止血方法,鼻血多能在5∼10分鐘內獲得控制。

小兒流鼻血 9成在前鼻道
鼻腔或鼻咽腔的急性出血,即是俗稱的「流鼻血」。國泰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表示,在兒科的臨床門診中,90%以上的兒童流鼻血,主要發生在鼻中隔前半段,也就是鼻孔上方約0.6公分處,盧英仁醫師提到,此處正好是滿佈豐富血管網的位置。
靠近鼻孔的前鼻道,因先天「戰略位置」不佳,本來就容易因為些許小碰撞而引發出血。因孩童的鼻腔黏膜,多數在6歲前尚未發育完整,受到血管本質脆弱,外加乾燥寒冷的空氣刺激、鼻中隔彎曲、大力擤鼻涕、打噴嚏、習慣性挖鼻孔,或是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等外力、病理因素影響,都容易使佈滿豐富血管的鼻腔黏膜,因刺激、受損而引發出血反應。

利特氏血管叢帶 常見出血部位
兒童最易流鼻血的「利特氏血管叢帶」,又稱「小孩流血區」!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李立昂指出,兒童鼻腔最常見的出血部位,是位於在鼻部前端,鼻中隔黏膜下層一處名為「利特氏血管叢帶」的網狀血管叢;因為此處正是小兒鼻血的易流區域,因此又有「小孩流血區」之稱。
李立昂醫師進一步解釋,兩鼻腔中間的分隔板稱為「鼻中隔」,而在鼻中隔前半部的「利特氏血管叢帶」(Little’s area)部位,因含有豐富血管;且此處鼻黏膜組織,大部分是由微小動脈所交織而成的動脈網叢;對於鼻黏膜組織尚處發育階段的小寶寶來說,只要一點點刺激,鼻血管網叢的血管就容易因壓力升高,由黏膜中較脆弱的部位破裂流血。


4成因 解構小兒流鼻血
引發小朋友鼻血直流的因素眾多,分析小兒急性鼻血原因,李立昂醫師歸納4項常見情況,提醒家長可納為病情評估。

  • Reason1 機械性刺激
    舉凡習慣性的摳、挖鼻孔、揉鼻子,或是因車禍、打架、被球等異物擊中鼻子所引發的鼻部外傷等,都容易讓鼻子因受劇烈的碰撞刺激,出現鼻黏膜受損或鼻骨骨折,進而出現鼻部出血的情形。

  • Reason2 鼻腔發炎
    因鼻腔發炎所引起的流鼻血現象,感冒與鼻子過敏是兩大主因。當鼻腔受到濾過性病毒或過敏原入侵時,會使發炎細胞浸潤,鼻黏膜細胞壞死,其發炎物質與細胞殘骸等物質分泌,即是常見的「鼻涕」。
    舉凡急性感染與慢性過敏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都會造成鼻腔週邊微血管擴張、腫脹,不但易生成惱人的「鼻塞」;佈滿眾多血管的鼻腔黏膜若過度擴張,同時合併不當搓揉,就易造成失血現象。

  • Reason3 異物入侵
    在耳鼻喉科的臨床門診中,兒童若有經常且持續性的鼻血問題,可能與「異物入侵」而誤傷鼻腔有關。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因為對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小手小嘴總喜歡東抓抓、西舔舔。若父母未及時給予適度教育與禁止,讓小寶寶誤把水銀電池、小彈珠等玩具,胡亂塞進鼻腔中,鼻腔黏膜容易因化學刺激與不當摩擦,出現血管腫脹與出血情形。

  • Reason4 環境
    鼻子除了負責呼吸,維持人體生命徵象外,還有調節外界空氣的作用,當處在又冷又乾環境時,鼻子會負起潮溼與溫暖外界空氣的功能。
    不過,當物理環境變化過度劇烈,超出鼻腔所能負荷的調節範圍時,鼻黏膜會因此充血腫脹、乾燥,甚至裂開,進而釀成自發性的流鼻血。

鼻血止步Step2•疾病必知
鼻血止步Step3•10分鐘止血撇步
鼻血止步Step4•護理要訣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詳文請見2月號育兒生活雜誌)

>> 訂雜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