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排泄物看健康
財團法人台中大里仁愛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林中升 

在小兒科門診常有新手媽媽很擔心地問:「醫師,我的小孩吃這些量夠不夠?大便都不正常怎麼辦?」可見,如何提供嬰兒早期發育所需的營養,以及其吸收狀況是否良好,常是媽媽們最想獲知的諮詢。

滿月後排便習慣較穩定

初為人母者,經常希望能保證她們的孩子,餵食正常及吸收消化良好。母乳是一種相當好的營養物,而且母乳哺育的過程,經常能給予母親和孩子滿足感。而母乳哺育的原則是寶寶餓了就餵,不需特別計算量夠不夠,只要寶寶一天能換五∼六次尿得滿滿的尿布,就能確定寶寶的水份足夠。 
初生嬰兒前十天有所謂的生理性脫水,但滿十天大後,通常都能恢復原出生體重,而出生十天到四個月大,每天約可增加體重大約30公克,利用體重的記錄,也能幫助您了解自己寶寶營養的吸收狀態。

「胎便」

是指出生後第一次大便,為一種較黏、墨綠色、無臭的物質,通常在生下24小時內排出。在出生第一週時大便性質每天都在改變,約第三、第四天大時轉化為綠棕色的大便,第四天大便即為疏鬆帶黏液的黃綠便,第五天後大便會依餵食種類及次數不同而異。
哺育母乳的媽媽會發現,滿月前的寶寶常解出較酸、較水的大便,千萬不要以為是腹瀉或吸收不良。這種排便習慣到滿月後會改變,大便會較成型,甚至好幾天才有便便,只要大便不要太硬,嬰兒無不舒服症狀,都是正常現象。至於餵配方奶粉的寶寶大便會較硬,出生後大便習慣大致一定,不會像餵母奶者有較大的改變。

造成嬰兒排便異常原因 

那些情況是異常的?初生嬰兒的胎便在二十四小時內未排出、易腹脹、大便久久才大一次,就要考慮是否為巨結腸症,需請醫師加以診治。若嬰兒黃疸遲遲不退,大便呈灰白色,要小心是膽道閉鎖。 

此外,注意溢奶與吐奶不同,有時餵奶後或兩次餵食間,嬰兒會反溢出大量的奶水,大多是因胃食道逆流,或因為嬰兒吃奶時伴隨吞下不少空氣,「打飽嗝」而跟著吐出一點奶水,這些情況很少會影響到嬰兒的營養,不必太在意。但如果嬰兒突然噴射式嘔吐,而且嘔吐後立刻渴望再餵食,需考慮胃幽門狹窄,要緊急處理。

毫無疑問的,嬰幼兒的食物會影響其排便的次數和糞便的性質。何謂腹瀉?腹瀉是指大便的次數增加,且大便的稠密度變水變稀。小兒腹瀉的原因極多,急性腹瀉以感染性疾病最多,可分為細菌型及病毒型。

腹瀉時應防脫水發生 
腹瀉的治療主要在避免及治療脫水,同時應注意腹瀉或嘔吐所引起的電解質不平衡,及營養失調的現象。一般民眾喜歡以運動飲料來補充體液,其實是不正確的作法,因為運動飲料含糖分太高,反而會助長腹瀉的嚴重度,最好以一半的水稀釋後再喝。此外,市售的口服電解質補充液是很好的選擇。 

飲食方面,以稀飯、土司、饅頭、蘋果泥為主,如果無法進食,只好經由靜脈點滴注射。喝母奶的嬰兒可繼續哺乳,而喝嬰兒配方奶粉者,可先沖泡半奶(即稀釋濃度),若仍腹瀉,宜換成止瀉奶粉(無乳糖奶粉),大約一∼二週後,再逐漸換回普通嬰兒奶粉。

造成便秘的原因

除感染造成的嬰兒腹瀉外,便秘也是嬰兒常見的問題。便秘是指大便的質地變硬,數天才解一次大便。影響排便次數及堅硬度的因素很多,食物方面,高脂、高蛋白飲食均可增加便秘的可能性,此外,能量攝取不足、水分及纖維質量不夠,均會導致便秘,所以治療便秘要先尋找原因。嬰兒最常見的便秘原因是肛裂,起先由於過硬的大便而來,嬰兒因為怕痛而忍住大便,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大便在直腸內則愈積愈多。 

我們可利用多喝水、腹部按摩、多食用高纖維、高醣食物來幫助解決便秘,如黑棗汁、蕃茄……等常用來解決幼兒便秘情形。此外,某些只吃母奶的嬰幼兒,由於消化完全、殘渣較少,可以很多天才大一次,此屬正常,若無其他不適症狀發生,這時只要加上副食品即可改善。

嬰幼兒的營養狀態是由其體重、視覺評估、皮膚質地,以及皮下脂肪量的分佈來決定,每位寶寶的食慾及代謝效率不同,我們可多注意其平日的情況,若其飲食及排便有很大的改變時,宜找小兒科專科醫師加以診治。
 

 
植物指甲花白髮增色粉

 

育兒生活

>> 訂雜誌去